15201522823
比特币出生于网络,活跃于网络,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绝不仅仅限于网络,而是涵盖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小子前途无量,大有成为全球统一货币的可能!
中本聪发明比特币
比特币,英文叫Bit Coin(缩写BTC),是一种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说穿了,就是一组关联了比特币地址的数字。
比特币的概念,最早是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
中本聪是谁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帖出一篇研讨陈述,介绍他对电子货币的一种最新构想。可是在当时,这些评论组的老资格们从来就没听说过有这个人,所以对他(她)的情况一无所知;能够查询到的信息也非常可怜,甚至互相矛盾。因此他们断定,这“中本聪”或许是一个团体或组织。
例如,从能够查到的资料看,中本聪住在日本,可是他的电子邮箱地址却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网站;并且,他的英语太地道了,简直无懈可击,“不太像”日本人。即使到“全能”的谷歌网站上去搜索,也找不到他的任何信息。不用说,这就基本可以判断它是一个化名了。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在比特币聊天频道里,有人肯定地说,“Satoshi”在日语里是“智慧”的意思,所以他一定是日本人;而更多的人则认为,这可能是“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摩托罗拉”(Motorola)4家公司名称的连拼,或者是谷歌公司的一个团队,甚至是国家安全局……他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美国佛罗里达州电脑程序员、曾经担任过比特币核心开发组成员的拉斯勒·豪涅茨真真假假地说,他“和这家伙通过几封电子邮件,大概每两个星期能收到一次回信,就像有人偶尔检查邮箱一样”,他感觉“他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因为比特币的设计非常棒,不像是一个人就能完成得了的。”
拉斯勒·豪涅茨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全球第一个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了2张比萨饼的人,所以他的话人们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然而,就是这篇中本聪以化名发表的文章,却一下子就解开了困扰密码学界10年的难题。
比特币的独到之处
自从互联网发明以来,就一直有人试图建立电子货币,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20世纪90年代初,密码破译者大卫·乔姆创立的匿名体系“电子现金”失败了;紧接着,一个名叫“密码朋客”的密码破译组,开始致力于创建电子货币,同样没能取得成功。接下来,其他电子货币如比特金、RPOW、b钱等等,也都一个个宣告失败。
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这些电子货币都有赖于政府与银行的现有基础设施。而后者出于本能,是绝对“不会允许”冒出一种新的货币来与自己作对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所以,这就注定这些想“与虎谋皮”的电子货币最终必然要遭到失败。
直到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构想,才彻底解决上述难题,让人茅塞顿开。这就是比特币的独到之处。
原来,中本聪提出的这种电子货币(比特币)完全不受政府和银行管控,它们真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存在,它就具备自由呼吸、成长的空间。不依赖于政府和银行,自然也就可以独立上路了。
比特币第一次实现了“加密货币”的理念,而该理念最早是由戴伟(Dai Wei,音译)1998年在cypherpunks函件用户组中提出来的。该理念认为,货币可以是任何一种东西,或数据、记录,只要它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体系内被接受为商品服务的支付方式或债务偿还方式即可。
中本聪正是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以数学题答案作为核心思想的比特币设计思路,并把其“发行权”独立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以确保其独立性、去中心化和发行总量恒定化。
例如,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币正式诞生,中本聪在P2P基金会网站上第一次公开介绍它时,就是这样轻描淡写地描述的:一种新的、开源的、P2P电子现金系统。随后,中本聪又为比特币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标志着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的正式“发行”;并且很快就有了第一笔比特币交易的出现,当然这是他自己亲自支付的。
揭开中本聪的面纱
自从这位中本聪出现之后,全球各国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其究竟是谁的“人肉搜索”。
中本聪的名字慢慢开始在比特币粉丝中津津乐道,并且出现了一大批崇拜者。一些人开始销售印有“我是中本聪”(I am satoshi nakamoto)字样的T恤衫,呼吁把比特币的最小单位命名为“聪”(satoshi)。也有人开始推出以Satoshi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和漫画文学,不断挖掘中本聪的身世之谜和点点滴滴。
2013年5月20日,HTTP之父、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特德·尼尔森(Ted Nelson)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考证结果,认为中本聪就是日本京都大学数学教授望月真一(Shinichi Mochizuki),同时高度评价他完全有资格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望月真一又是谁呢?据说他1969年出生,16岁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本科,23岁读完博士,32岁时成为日本京都大学全职教授。
他足够聪明,完全有能力想出比特币这样复杂的系统来;并且,他的工作领域本身也涵盖比特币的数学算法。他喜欢独立工作,不爱抛头露面,不使用常规学术发表机制;他的论文发表后一般不加评述,而是让其他人自己去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比特币上线的第一天,就有一台计算机在开始不停地挖采比特币了,这台机器猜想应该就是他本人的。虽然中本聪就是望月真一尚待证实,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2013年初的比特币身价至少有1亿美元;2013年末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有人称2013年为“比特币元年”,理由有二:一是2013年11月比特币的价格火箭般地飙升到1198美元,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影响力,已经与贵金属交易地位平起平坐了。二是比特币借助于各大传统媒体的宣传,用户规模呈指数函数式增长。尤其是塞浦路斯危机的爆发,为比特币做了最完美的宣传。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称“中国大妈”也开始接触比特币了,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比特币在中国的传播和投资。
现在,中国的比特币投资者规模已经一跃成为全球之首!